追星族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58|回复: 1

这或许才是最真实的唐伯虎

[复制链接]

4

主题

5

帖子

12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12
发表于 2023-1-5 13:46:0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种奇特的人,他们似乎不需要悬梁刺股、凿壁借光就能学富五车、纵横古今,唐寅就是一个这样的人。
唐寅是一个天才,从小时候起,周围的人就这样形容他,他确实很聪明,读书悟性很高,似乎做什么事情都不必付出太多努力,而众人的夸耀使得他自己也信以为真,便不再上学,整日饮酒作乐,连考取功名做官也不放在眼里。
在这位天才即将被荒废的关键时刻,他的朋友祝枝山前来拜访他,承认了他的天分,却也告诉他,若无十年寒窗,妄想金榜题名。
唐伯虎听从了他的劝告,谢绝了来客,闭门苦读,终悟学业之道。
弘治十一年(1498),南京应天府举行乡试,十八岁的唐伯虎准备参加这次考试,考试前,他聚集了平生关系最好的三个朋友一起吃饭,在这次酒宴上,成竹在胸的他放出狂言: “今科解元舍我唐寅,更有何人!” 这是一句不折不扣的狂言,但他的三个朋友却没有丝毫异议,因为他们知道,眼前的这个人有说这句话的资格。
参加唐寅酒宴的这三位朋友分别是祝枝山、文徵明、徐祯卿,他们四人被合称为“吴中四才子”,也有人称他们为“江南四大才子”。
事实证明,唐寅没有吹牛,在这次乡试中,唐寅考得第一名,成为应天府的解元。可能是他的文章写得实在太好了,当时的主考官梁储还特意把卷子留下,给另一个人看。但他不会想到,自己的这一举动将给后来发生的事情布下重重疑团。
看卷子的人就是程敏政,他和唐寅一样,小时候也是个神童,后来做了李贤的女婿,平步青云。他看过卷子后也十分欣赏,并在心中牢牢地记下了“唐寅”这个名字。
不久之后,他们将在京城相聚。因为第二年,唐寅即将面对的主考官就是程敏政。
弘治十二年(1499),唐寅准备进京赶考,当时的他已经名满天下,所有人都认为,在前方等待着这个年轻人的将是无比壮丽的锦绣前程。 唐寅也毫不掩饰他的得意,他的目标已不再是考中一个小小的进士,他将挑战自古以来读书人的最高荣誉——连中三元!
他已经成为了解元,以他的才学,会元和状元绝不是遥不可及的,如果一切顺利,他将成为继商辂之后的又一个传奇!
信心十足的唐寅踏上了前往京城的征途,他将在那里获取属于自己的荣誉。
可是,唐寅兄,命运有时候是十分残酷的。 在进京赶考的路上,唐寅遇见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人——徐经。
徐经,江阴人,是唐寅的同科举人,他在赶考途中与唐寅偶遇,此时的唐寅已经是偶像级的人物,徐经对他十分崇拜,当即表示愿意报销唐寅路上的所有费用,只求能够与偶像同行。 白吃白住谁不干?唐寅答应了。
徐经这个人并不出名,他虽不是才子,却是财子,家里有的是钱。才财不分家,这两个人就这么一路逍遥快活到了京城。
进京之后,两人开始了各自的忙碌,从他们进京到开考之间的这段时间是一个空白,而事情正是从这里开始变得扑朔迷离。
唐寅注定到哪里都是明星人物,他在万众瞩目之下进了考场,然后带着轻松的微笑离开,和他同样信心十足地离开考场的,还有徐经。
从考完的那一天起,唐寅就开始为最后的殿试作准备,因为考卷中的一道题目让他相信,自己考上进士是板上钉钉的事情,只不过是名次前后不同罢了。
可不久之后,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,唐寅落榜了!
还没等唐寅从惊诧中反应过来,手持镣铐的差役就来到了他的面前,把他当做犯人关进了大狱。
金榜题名的梦还没有醒,却突然被一闷棍打成了阶下囚,他想破脑袋也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。
唐寅所不知道的是,这次倒霉的并不只是他一个人,他的同期狱友还有徐经和程敏政,他们的入狱罪名是合谋作弊。
唐寅的人生悲剧就是从这里开始的,而罪魁祸首就是考卷中的那一道题目。
在这一年的考试中,考官出了一道让人十分费解的题目,据说当年几乎所有的考生都没能找到题目的出处,还有人只好交了白卷,只有两份卷子写出了完美的答案。 主考官程敏政当即表示,他将在这两个考生中选出今科的会元。 这两份卷子的作者一个是唐伯虎,另一个就是徐经。
其实事情到了这里,似乎并没有什么问题,答出来了说明你有本事,谁也说不了什么,可事情坏就坏在唐伯虎的那张嘴上。
这位仁兄考完之后参加宴会,估计是喝多了,又被人捧了两句,爱发狂言的老毛病又犯了,当时大家正在猜谁能够夺得会元,唐伯虎意气风发之下说出了一句话: “诸位不要争了,我必是今科会元!”
唐寅兄,你的好运到此为止了。
所有人都听到了这句话,很多人没有在意,但更多的人却把它记在了心里。 这是一句让唐寅追悔终生的话,因为它出现在错误的时间、错误的地点。首先这里不是吴县,说话对象也不是他的朋友祝枝山、文徵明,而是他的对手和敌人。 更为重要的是,当唐寅说出这句话的时候,此次考试的成绩单还没发下来(发榜)。 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,当年的考生们对考试名次是十分关注的,由于进士录取率太低,即使是才华横溢、名满天下,也万万不敢说自己一定能够考上,更何况是考第一名? 你唐寅虽有才学,也自信得过了头吧!
所以当酒宴上的唐寅还在眉飞色舞的时候,无数沉默的人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:这个人的自信里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。
告黑状从来都是读书人的专长,很快就有人向政府反映这一情况,主考官们不敢怠慢,立刻汇报了李东阳。李东阳到底经验丰富,当时就已估计到了这件事情的严重性,马上报告了皇帝陛下。 朱祐樘当即下令核查试卷,事实果然如传言那样,唐寅确实是今科会元的不二人选。而选定唐寅的人正是程敏政。
事态严重了,成绩单还没有发布,你唐寅怎么就能提前预知呢?那个时候,特异功能似乎还不能成为这一问题的答案。
此时,这件事情已经传得满城风雨,整日探头探脑的言官们也不失时机地跳了出来,政治嗅觉敏锐的给事中华㫤把矛头直接指向了程敏政,认为他事先出卖了考题,因此唐伯虎和徐经两人才能答出考题高中。 华㫤这一状告得实在太狠,本来李东阳还想拉兄弟一把,让徐经和唐伯虎回家三年之后再考,把这件事压下去,可是这样一来,事情就搞成了政治阴谋、考场黑幕,只好公事公办,把这三位仁兄一股脑儿抓了起来。
情况大概就是这样:徐经买了考题,程敏政的仆人卖了考题,程敏政负领导责任,而本着黑锅人人有份的原则,唐寅算是连坐。
这是一起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事件,案情十分复杂,各种史料都有记载,众说纷纭,难分真伪。
不管有多复杂,这件案子总归结案了,案中的两个倒霉鬼和一个幸运儿就此各奔东西。
倒霉的是程敏政和唐寅,一个好好的考官,三品大员,被迫拿了养老金退休回家。另一个才华横溢的天才,闭着眼睛写也能中进士的人,得了个不得为官的处分。
而那个幸运儿就是徐经,这位仁兄虽然也背了个处分,却实在是个走运的人。同志们要知道,今天高考考场上作弊被抓到,最严重的结果也就是成绩作废,回家待考。可在明代,这事可就大了去了,作弊的处罚一般是充军,若情节严重,没准儿还要杀头。
事情到这里就算了结了,程敏政被这个黑锅砸得七窍冒烟,回家不久就去世了。
唐寅一声叹息之后,对前途心灰意冷,四处逛妓院,开始了他的浪子生涯。
而徐经功亏一篑,对科举也是恨之入骨,回家就开始烧四书五经,还告诫他的子孙,所谓“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”是一句屁话,还不如学点儿有用的好。 他的家教收到了良好效果,八十八年后,他的儿子的儿子的儿子出世,取名徐振之,此人不爱读书,只喜欢旅游,别号徐霞客。
一番折腾下来,大明王朝少了两个官僚,却多了一个浪荡才子和一个地理学家,倒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。
说到这里,差点儿又漏了一个人,还是那位告状的给事中华㫤,他也名留青史了,后来有人根据传说写了一出广为流传的戏,此戏俗名《三笑》,又称《唐伯虎点秋香》,由于这位仁兄当年多管闲事,编剧为了调侃他,便以他为原型创作了“华太师”这个经典角色,不但硬塞给他几个傻儿子,还安排唐伯虎拐走了他府里最漂亮的丫环,也算是给伯虎兄报了仇。
这场文坛风云最终还是平息了,可已经倒霉到家的唐伯虎不会想到,他的厄运才刚刚开始,更大的麻烦还在未来的路上等待着他。
出了狱,他本想振作精神,回家过点儿平静的日子,可当他返乡后,才发现一切都超出了他的预料。
原先笑脸相迎的乡亲已经换了面孔,除了藐视还是藐视,他的书童下人也不再崇敬他,有时竟然还敢反客为主,大声训斥他。他的老婆非但不体谅他,还时常恶语相向。 更让他痛苦的是,连在家门口看门的旺财看见他也是“汪汪”大叫,追着他来咬。 这并非玩笑,以上描述出自唐伯虎给朋友的书信,每一个字都是残酷的事实。
在残酷的事实面前,唐伯虎彻底绝望了,他不再相信圣贤之言,也不再寒窗苦读,他已经失去了做官的资格,读书还有什么意义? 从千尺高台跌落下来,遭受无尽的歧视和侮辱,从此他没有梦想,没有追求,他只需要一样东西——醉生梦死的快乐。
从此他开始在全国多个地方的著名妓院流窜,由于他文采出众,迷倒了很多风尘女子,甚至许多人主动来找他,还愿意倒贴,也算是个奇迹。
所谓风流才子的称号也正是从此刻开始传扬的,毕竟风流倜傥、纵意花丛是许多人所梦想的,但他们不知道,在唐伯虎那纵情的笑容背后是无尽的酸楚。
就在唐伯虎人生最低谷的时候,朱宸濠来到了他的身边,伸出了手——将他推向了更低谷。
接到朱宸濠的邀请,唐伯虎一度十分高兴,就算当不了官,给王爷当个师爷倒也不错,而朱宸濠对他的礼遇也让他感到自己终于找到了明主。
然而很快,他就发现朱宸濠这个领导不太地道,他总是和一些不三不四的土匪流氓接触,而且囤积了很多粮草、兵器,还经常看着全国地图唉声叹气,握紧拳头做义愤填膺状。
怕不是要造反吧?
逛妓院虽然名声不好,也就是玩玩而已,这可是个掉脑袋的事情啊,还是快点儿溜号吧。
有饭吃、有妓院逛的唐伯虎没有朱重八那样的革命觉悟和革命需求,他不过是想混碗饭吃。
问题是,你想走,就能走吗?
让你看了那么多的机密,知道了内情,不把脑袋留下,怎么舍得让你走呢?
四十九岁的唐伯虎面对着生命威胁,又一次迸发了智慧的火花,他决定学习前辈的经验——装疯。 只有装疯,才能让朱宸濠相信,他什么也没有看见,即使看见了也不会说话,即使说话也不会有人信。
唐伯虎到底是才子,装疯也装得很有风格,比当年吃狗屎的袁凯厉害得多,因为他想出了一个绝招——裸奔。
真是舍得下本钱啊。 从此,伯虎兄摒弃了传统观念,坚决一脱到底,光着身子四处走,看见大姑娘就上去傻笑,还经常高呼口号:“我是宁王的贵客!”
他这一搞,整个南昌城都不得安宁,许多人纷纷出来看热闹,朱宸濠的面子算是给丢光了,他气急败坏,连忙下令赶紧把这位大爷送回苏州,别在这里丢人现眼。  
终于虎口脱险的唐伯虎松了一口气,但在庆祝劫后余生的同时,他对人生也已经彻底绝望。 他此后的生活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——彻底堕落。
夜以继日地饮酒作乐、纵情声色,摧垮了他的身体,却也成就了他的艺术,他的诗词书画都不拘泥于规则,特别是他的人物画,被认为三百年中无人可望其项背。
但也就到此为止了,四年后(嘉靖二年,1523),这位中国文化史上的天才结束了自己坎坷的一生,永远归于沉寂。
有时,我也会看电视上那些以唐伯虎为原型的电视剧,看着他如何智斗奸臣,看着他如何娶得美人归,这些情节大都十分搞笑,但无论如何,每次我都笑不出来。 因为在我的脑海里,始终浮现着的,是那个真实的唐伯虎,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、怀才不遇的中年人、心灰意冷的老人,是那个在无奈中痛苦挣扎、无比绝望的灵魂。
只有那首桃花歌仍旧在诉说着他的心声,萦绕千载,从未散去:
别人笑我太疯癫,我笑他人看不穿。
不见五陵豪杰墓,无花无酒锄作田。



<hr/>本文整理自《明朝那些事儿》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17

帖子

34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34
发表于 2025-3-14 18:34:05 | 显示全部楼层
支持你哈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追星族

GMT+8, 2025-4-27 03:09 , Processed in 0.118041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 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